有时候,我们会发现自己成长了,不是因为孩子们渐渐长高,不是因为长辈们渐渐远去,而是因为自己越来越被依赖。在生活的跌宕里柔韧而坚强,也不得不承受被侵蚀的疼痛,就比如——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是一种以低骨量伴骨组织微结构破坏和骨骼脆弱为特征的常见疾病,会导致骨折风险增加,尤其是脊柱、髋部、腕骨、肱骨、肋骨和骨盆骨折。早期诊断和量化骨丢失及骨折风险十分重要。
骨质疏松在骨折发生前没有临床表现。
椎骨骨折是骨质疏松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多数这类骨折(约2/3)没有症状,它们是在胸部或腹部X线检查时作为偶然发现而被诊断的。髋部骨折在骨质疏松中相对常见,高达15%的女性和5%的男性在80岁前可受累
经验证的独立于BMD之外的危险因素还包括:
· 高龄
· 既往骨折
· 长期糖皮质激素治疗
· 体重较低[小于58kg(127磅)]
· 髋部骨折家族史
· 吸烟
· 过量饮酒
骨质疏松症本身包括三大类症状:
(1)疼痛患者可有腰背酸痛或周身酸痛,负荷增加时疼痛加重或活动受限,严重时翻身、起坐及行走有困难。
(2)脊柱变形骨质疏松严重者可有身高缩短和驼背。椎体压缩性骨折会导致胸廓畸形,腹部受压,影响心肺功能等。
(3)脆性骨折。是低能量或非暴力骨折,如从站高或小于站高跌倒或因其他日常活动而发生的骨折。发生脆性骨折的常见部位为胸、腰椎、髋部、桡、尺骨远端和肱骨近端。
· 生活方式干预
考虑到较年长男性中体力活动减少与骨丢失及骨折的相关性,以及锻炼对女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正面作用,负重锻炼方案可能轻度有益。此外,应当避免吸烟和过度饮酒。补充足量钙(总膳食加补充钙:较年轻的男性为1000mg/d,较年长男性1000-1200mg/d)和维生素D(600-800U/d)。对于局限于室内的较年长者和其他高危人群,在上述摄入水平时,其血清25-羟维生素D[25-hydroxyvitamin D, 25(OH)D]浓度可能较低,因此可能需要摄入更多维生素D。
药物治疗
那些情况应该开始药物治疗?已有骨质疏松症(T≤-2.5)或已发生过脆性骨折;或已有骨量减少(-2.5<T<-1.0)并存在一项以上骨质疏松症危险因素者。
对于大多数绝经前骨质疏松症的女性,推荐进行钙、维生素D治疗和负重锻炼。对绝经后女性有抗骨折疗效的药物治疗包括双膦酸盐类、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lective estrogen receptor modulator, SERM)、特立帕肽(PTH 1-34)和地诺单抗。药物治疗常仅用于那些有骨折、活跃性骨丢失和/或骨质疏松症和骨丢失的已知持续性继发性病因的患者。对于只有低BMD而不伴骨折、低BMD的已知继发性病因及骨丢失加速证据的绝经前女性,几乎从不需要药物治疗。对于男性患者的药物治疗,我们建议采用双磷酸盐作为一线治疗。(驻马店市第二人民医院 李幸)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