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这一术语描述的是几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碳水化合物代谢异常疾病。其与胰岛素分泌功能相对或绝对受损有关,伴随不同程度的对胰岛素作用的外周抵抗。
迄今为止,2型糖尿病是成人中最常见(>90%)的糖尿病类型,其特征为高血糖及不同程度的胰岛素缺乏和抵抗。大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无症状,是在常规实验室评估中发现有高血糖,提示需进行进一步检查。
“多饮、多尿、多食和消瘦"——江湖上传闻的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多见于1型糖尿病,发生酮症或酮症酸中毒时”三多一少“症状更为明显。
而2型糖尿病发病前常有肥胖、疲乏无力,若得不到及时诊断,体重会逐渐下降。
诊断糖尿病并不难:
正常—餐后血糖小于100mg/dL(5.6mmol/L)。餐后2小时血糖值小于140mg/dL(7.8mmol/L)。
糖尿病–空腹血糖大于等于126mg/dL(7.0mmol/L),糖化血红蛋白A1C大于等于6.5%(48mmol/mol),OGTT后2小时血糖[2小时餐后血糖(postprandial glucose, PG)]大于等于200mg/dL(11.1mmol/L),或有症状时的随机(或“任意时间”)血糖浓度大于等于200mg/dL(11.1mmol/L)
糖尿病更可怕的地方,在于它的魔爪可能牵扯出很多并发症!
糖尿病的并发症是大血管病变(动脉粥样硬化)和微血管病变(视网膜病变、肾病和神经病变)共同作用的结果。2型糖尿病起病隐匿,诊断往往较迟。因此在诊断糖尿病时就可能存在并发症。包括听力损害、睡眠呼吸暂停、脂肪性肝病、牙周疾病、认知功能障碍、抑郁和骨折.
目前尚无根治糖尿病的方法,但通过多种治疗手段可以控制好糖尿病。主要包括5个方面:糖尿病患者的教育,自我监测血糖,饮食治疗,运动治疗和药物治疗。
非药物治疗:膳食调整运动,减轻体重,自我监测血糖.
药物治疗
1型糖尿病需要胰岛素治疗
2型糖尿病:二甲双胍治疗应在糖尿病诊断时就应与生活方式干预措施同时开始使用。对于生活方式干预和二甲双胍作为起始治疗失败的患者,可以选择加用另一种口服或注射药物(包括胰岛素),或换用胰岛素治疗。
并发症的预防 ——减少危险因素,降低大血管病变风险
●减少膳食脂肪
●轻到中度运动
●戒烟
●严格血糖控制(强化治疗的A1C目标值<6.5%)
●严格血压控制(研究中大多数时候目标值<140/85mmHg,最近2年目标值<130/80mmHg)
●无论血压如何,使用ACEI治疗
●降脂治疗[研究中大多数时候目标总胆固醇<190mg/dL(4.9mmol/L)],最近2年目标值小于175mg/dL(4.5mmol/L);空腹血清甘油三酯目标值<150mg/dL(1.7mmol/L)
●阿司匹林
●维生素C、维生素D、叶酸和吡啶甲酸铬
(驻马店市第二人民医院 李幸)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