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

老北京人结缘考古半个世纪,暮年倾心解码古都北京

字号+ 作者:编辑 来源:本网  浏览:次  2025-11-12 我要评论

《北京城的历史密码》新书分享会上,作者王光镐进行分享 11月8日上午,《北京城的历史密码》新书分享会在北京西单图书大厦举行。作者王光镐先生作为老北京人和资深考古学

《北京城的历史密码》新书分享会上,作者王光镐进行分享

11月8日上午,《北京城的历史密码》新书分享会在北京西单图书大厦举行。作者王光镐先生作为老北京人和资深考古学家,从地下考古、纸上文献、地面古建三维视角解锁古都北京的历史奥秘,开启京华烟云的文化秘境。

2024年盛夏“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之后,北京共有8处世界文化遗产,其数量位居全球单体城市之冠。此外,再加上北京市约140 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以及约260 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其历史文化遗产之多就更是举世罕见。然而,在北京城历史文化如此灿烂辉煌的背后,她还是一座充满奥秘的城市。诚如书中所言:“谜一样的北京,谜一样的古都,古往今来不知令多少人为之倾倒。”这既是钟爱北京城人士的群像,也是作者个人的心声流露。著名地理学家、中科院院士侯仁之先生饱含深情地写道:“我不是北京人,可是北京城从我青年时代起,就把我引进了一座宏伟瑰丽的殿堂。恍惚之间,多半个世纪已经在翻天覆地的日子里匆匆逝去,我还仍然徘徊在这座科学殿堂里,为它深厚的蕴藏和探索不尽的奥秘所吸引,终于使我对它产生了无限的爱。”这是最好的佐证之一。

该书责任编辑刘伟介绍图书亮点

王光镐先生1947年出生于北京,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结缘考古学长达半个世纪。“半生叩问楚都,暮年解码北京”是他毕生学术研究的写照:他耗尽十年心血创作并于2014年出版七十万字著作《人类文明的圣殿:北京》,全面描摹了北京历史文化的有容乃大与灿烂辉煌;新书《北京城的历史密码》(导论)中为北京这样一座我们时常津津乐道的古都爬梳剔抉出诸多隐藏着的谜团:北京城究竟始建于何时,她的源头到底在哪里?北京的都城史又源出于何时?今北京城的地理位置是怎么确定下来的?“定心石”琼华岛如何成为历代帝王的心头之爱?皇家坛庙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信仰体系?……

作者王光镐与读者现场互动

分享会伊始,王光镐先生以世界上各大历史文化名城基本上都有自己的“日谱”、每逢生日整个城市像节日一样狂欢的壮丽景观观照北京——“既然罗马人能够根据一个神话传说就推定出罗马城的‘生日’,既然莫斯科城也能根据一个无法考实的小居民点确定一个自己的生日,那为什么不能基于上述考证,推定出一个有史可稽的北京城生日,从而生成一个强有力的传承北京文脉的抓手呢?”他秉承百年前王国维先生倡导的“二重证据法”,实实在在地融历史与考古于一体,寻根究底话源头,藉此条分缕析北京地区城市文明的起源存在的几种可能:黄帝创建的“涿鹿之邑”、黄帝集团在今北京市创建了城邑、五帝时代的“幽都”、黄帝后人的蓟、西周的燕都,千淘万漉始见金——今北京西城区的南半部就是“黄帝后人”古蓟城的所在,这才是北京城真正的源头。随后,在客观陈述“燕都代蓟”的历史进程基础上,作者以世界史的宏大视野热情讴歌了召公奭封燕后,燕国独木擎天、廓清幽燕进而自始至终严守农业文明底线、奋力抵抗游牧族南渐、承担华夏卫士使命的丰功伟绩。

从早期燕地文化的多元一体,到中期汉文明奠定的多元一统,到后来肇始于唐的一统多元,上述不同阶段、不同含义的多元性,就合成了北京这个多元世界的多彩景象。北京地区的汉文明虽然不失其主导地位,却也一直和其他各种文化碰撞、浸润、交融。正是在这一历史演进过程中,北京成了整合长城内外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最佳通衢,其作为都城的历史地位也呼之欲出。在意外收到“儿皇帝”石敬瑭割让的燕云十六州后,辽朝因地制宜,实行了番汉分治。《辽史·百官志》载:“至于太宗,兼制中国,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辽的这种二元政治的推行,就是因燕云十六州而起的,充分体现了幽燕地位的非同一般。辽朝建国后实行了多都制,幽州是辽五京中的第三个京城。它设立于辽太宗会同元年(938年),因位于辽的南部而称南京,又称燕京。作者结合诸多历史文献和考古文物综合分析道:“从经济上说,南京是辽五京中实力最强的一个;从文化上说,南京不但是五京中最先进的一个,也是地位最突出的一个;从政治上说,南京是和上京临潢府相映成辉的一个;从外交上说,南京是辽廷最倚重的一个。除此之外,若论城市的规模,南京也是毋庸置疑的辽五京之首。”总体来看,面对众说纷纭的北京建都之问,作者把北京建都史的历时性分析与都城基本特征的共时性分析相结合,在此基础上推定“辽南京建都说”更符合当时历史实际,也更能经得起北京历史文化长时段演化的考验。

新书分享会现场

作者年逾古稀,为了更好地传播北京城的历史文化,在这部新书创作过程中,始终以“轻学术”为创作指针,在保持一定学术性的同时,内容叙事尽可能“轻”一些,“轻”得让非专业人士也能读懂,甚至能让所有对北京历史文化感兴趣的人都能读懂。因此,读者可以在书中广泛见到中外历史名人论北京的奇思妙语,作者在考古圈与苏秉琦、邹衡等大家近距离交往的轶闻趣事,北京城成长过程中上演着的一幕幕波澜壮阔的历史活剧,钟灵毓秀的琼华岛如何成了历代帝王精心打造的皇家禁苑,体现中华民族传统信仰、伦理道德、文明基干的礼制建筑,中外历史文化名城的大视野比较等诸多动人故事与动容细节。

作者在书中满怀深情地回顾道:北京城在千回百折的历史长河中历久弥新,它始终能将主流文明的一统性和多元文化的特异性完美结合起来,成为当今全球化时代民族个性与共性和谐发展的成功典范。作为一个老考古人,王光镐先生解码北京的成果充分印证了这样一句话——北京学不该是地方志,而应是解读中华文明的密钥。对古都北京探秘的深处,既包含了对以往历史的审视,也蕴涵了对人类未来的启迪。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网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