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郁霜华宕碧穹
寒烟紫陌沧桑浓
菊枝荷棹参差影
北塞斜阳送归鸿
梅梢拜月万姿倾
泉蓼卷莎自峥嵘
萤渡星河时序转
百年巨变隐约中
千古月,披素光,飒飒秋宵落英香,十年剑,刃露芒,盈盈书卷笔犹刚。孟子曰:“分人以财谓之惠,教人以善谓之忠,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若用理性的高视阔野大观天下,乃君子之胸襟。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其实既然为君子又何仅止于财道之求?广而廓之,君子爱权、爱义、好仁、好美色皆取之以道!利益至上还是道义至上,兆民选之。故曰天时不如地利人和,但三者皆不如神助而为,神来之笔方谓天造地设开物成务。《道德经》曰:“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耶?故能成其私。”故而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天佑中华,龙之子孙,世界巨变,万国难料,冥冥之中,文明旭东。水难剪,东曙光,独望归雁贴云翔,大漠寂,孤烟长,德被恩覃志四方。
舟自横,帆欲扬,夜台佐酒入诗肠,烟袅袅,影煌煌,一潭骊歌化碧汪。《大学》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事有本末,物有终失,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知止而后有定”,知“止”乃智慧之初,格“物”乃智慧之通,“平天下”乃智慧之用,“知止与物格”乃是“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乃及平天下”的根本所在。《大学》又曰:“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天下厚德载物者,以道德仁义为本,以利益财务为末,道义至上为本,利益至上为末,上到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及集团利益,下至地方利益、家庭利益及个人利益,一切利益获得是否取之以道,是衡量社会文明是否附合天道的重要标准。《大学》曰:“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人之所欲不过利益与道义之抉。在国家利益与利益发生冲突之时,如果不以“道”约之,那么“战争”就成为解决利益冲突的最后唯一手段,“礼之用,和为贵。”其实何止礼之用?天下功用皆以“中“为本,以“和”为用,故而《中庸》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百年变,莫彷徨,盈盈秋雨助莲航,笛渐悠,菊娇黄,赫赫文明照八荒。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精彩导读


热门资讯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