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 > 正文

“《科海追星》”——张飙先生诗书颂中国科学家精神

2025-02-11作者:编辑  浏览:

(总55期;2025年1月份)

张飙:“天地英雄气概,古今家国情怀”——“两弹一星元勋背后的故事!

张飙:”从原子弹到中子弹,我们一代科学家,做了外国五代科学家的事情

张飙先生简介:

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

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第四届驻会副主席、分党组书记;中国青年报副总编辑、科技日报总编辑、中国艺术报社长。高级记者。

曾举办《甲午120年祭》、《致敬两弹一星元勋,致敬科学家》等8次个人主题书法展。

曾获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首届郭沫若文学奖。获首届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称号。六次获中国新闻奖。

现有社会职务:中华海外联谊会常务理事,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促进会常务理事,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理事,中日友好协会理事等。

张飙先生具有深厚的中国古典文学功底和中国书法艺术功底!

(一)、致敬缅怀卫星导航定位专家许其凤院士⊙《科海追星》之五百一十九

◎一网织成罩太空,

导航定位毕生情。

倾斜同步开天轨,

纳侧微差确最精。

争高技,

铸云城。

惟从自主筑和平。

何曾拓垦求收获?

早把忠魂付汗青。

(《鹧鸪天》—张飙)

◎今天是许其凤院士(193615日—202072日)的诞辰纪念日。他是中国卫星导航研究领域的奠基人。上世纪60年代中期,他填补空白研发了人造卫星测量仪,获全国科技大奖。1989年出版了《GPS卫星导航与精密定位》一书。这是中国第一本全面阐述卫星导航的综合性专著。1997年,许其凤承担我国第二代卫星导航系统的星座设计工作,坚定地否定了参考GPS的卫星星座方案进行布设的建议,强调必须独立自主,为推动我国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发挥了独特的作用。他提出了由静止轨道卫星和倾斜同步轨道卫星相结合的区域星座设计方案,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具备自主可控卫星导航定位能力的国家。2018年,获得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终身成就奖。颁奖词说:让我们记住你,北斗卫星系统的主要奠基人许其凤院士!200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1985年许其凤提出中国自主卫星导航系统时,不少人建议参考GPS方案,不必费力自己钻研。许其凤说:“独立自主的卫星导航系统,是一个国家政治、经济、军事独立的重要象征,也是大国地位的重要支撑。试想一下,如果我军武器系统、指挥平台全部依赖于他人,那么一旦战事开端,对方只要稍做手脚,我们的国防就可能全面瘫痪!”他说,“以知识筑牢空间长城、以心血铸就和平之盾,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我始终不渝的强烈愿望。”

(二)、致敬缅怀核物理学家丁大钊院士⊙《科海追星》之五百二十

◎追浩宇,探微玄。

“负子”捕捉纳秒间。

广融数据托氢弹,

更推核电暖华天。

谆“子弟”,只科研。

不籍外邦不做官。

弱身偏迸超能量,

燃心敢亮万光源。

(《捣练子》--张飙)

◎今天是丁大钊院士(1935112-2004114日)诞辰90周年纪念日。他是核物理学家,1959年参与发现反西格马负超子时,提出了鉴别粒子的方法,为鉴定与分析反西格马负超子解决了关键问题。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60年代初负责轻核反应实验小组,为完成氢弹研制所需部分基础数据的测量准备了条件。他负责开辟快中子核反应g谱学分支学科,并领导热中子辐射俘获与原子核巨共振研究。曾兼任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国家实验室副主任,负责同步辐射应用并参与高性能同步辐射光源的建设。他与另两位院士提出了“在我国建设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的建议,该项目后来成为国家重大科学工程项目。1999年任国家“973”计划某项目首席科学家。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丁大钊要求学生专心科研,报效祖国。他对学生说:“你们几个都不许当官,要专心搞研究才有前途。”他带过的5个博士出国深造后都回到国内,成为行业和学术的骨干。他一直关注核能技术,他说,核工业过去为“强国”做了一件大事,在世纪之交,要为以推进核电建设为中心的“富民”做另一件大事。

◎丁大钊一生清贫,67岁之前都住在70多平方米没有电梯的楼里。因十年浩劫期间肾病未能及时医治,后来曾两次换肾。他总是觉得自己的贡献不够,对不起国家。临终时叮嘱把遗体捐献给医学研究。

(三)、祝光纤宽带信息网专家邬贺铨院士生日快乐⊙《科海追星》之五百廿一

◎“数信”天河先抢渡。

宽带光纤,产链从零铸。

波载瞬接千亿束。

“中华标准”凝心谱。

敢竞全球拼网速。

“超算”轻托,百业腾飞路。

不问人生峰与谷,

随时俱是争锋处。

(《蝶恋花》—张飙)

◎今天是邬贺铨院士(1943116日出生)81岁生日。他是我国数字通信技术研究领域的先驱,在中国国内首先主持研制成功了PCM30路复用设备、STH-1/STM-4复用设备、155/622Mb/sSDH光纤通信系统等;领导管理了8×2.5Gb/s波分复用光通信系统,研制开发光通信示范工程;多年连续参加ITU-T网络标准研究组会议,多次参与了中国通信发展的决策。他主持研制的通信设备获中国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二等奖。自1993年起,他连续“掌舵”多届国家重大通信研究项目,如国家863计划通信技术主题及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等。2013年当选中国互联网协会理事长,199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邬贺铨一直站在数信技术最前沿。202412月,他在“预测与战略暨2024全球财富管理论坛”上做了《构建可信数据空间 赋能经济发展引擎》的主旨演讲。202516日,他在第十五届中国互联网产业年会上作了题为《以AI重新定义互联网》的主旨报告。他曾说,“过去,我们买得到国外产品,也就失去了自己做的积极性。当时,国外电信设备供应商等着看笑话,迫使我们不得不从全产业链做起,给了我们一个从‘零’开始打造全产业链的机会。”

◎祝邬贺铨院士生日快乐,福寿康宁!

致敬缅怀地球化学矿物学家郭承基院士⊙《科海追星》之五百二十二

◎热血浇溶铬铁,

慧睛视透岗岩。

穷尽一生“稀土”献,

叩遍千山重矿勘。

争跻世界巅。

论演地球今古,

业融导弹飞船。

矢志报国须有技,

莅事耘科必最先。

心追华夏帆。

(《破阵子》----张飙)

◎今天是郭承基院士(1917121-1997213日)的诞辰纪念日。他是我国稀土和稀有元素矿物地球化学领域的开创者。1952年毅然携眷回国,建起了新中国第一个稀有元素矿物地球化学研究实验室,建立和拟定了稀有元素矿物化学全分析系统,为我国稀有元素矿产资源的普查、勘探、开发及综合利用做出贡献,取得了一批世界先进水平的成果。首次提出用云母类矿物作为划分花岗伟晶岩类型的依据,在指导找矿方面具有重要实用价值。他发现了磷酸溶解铬铁矿测定亚铁的方法,被大量用于矿物分析及矿物鉴定工作中。他率先找到了黑稀金矿、震旦矿、铌钽铀矿、绿柱石、金绿宝石、褐帘石、独居石等稀有、稀土元素矿物,使我国在这一领域开始跻身于世界前沿。他证实了花岗岩中锂、铍、铌、钽、铷、铯、锆、铪及稀土金属等元素高度富集,形成多种稀有金属矿物。他主持研究证实了白云鄂博为超大型稀土、铌()矿床,使包钢顺利进入规模生产。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郭承基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演化》是我国和世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领域的经典文献。他时常对学生们说,人要有报国之心、报国之志,还要有报国之技,更要抓住报效国家的机会。他告诫学生:科学研究不能拘泥于传统,要有预见性,要有新观点和新见解。

(五)、祝坦克专家臧克茂院士生日快乐⊙《科海追星》之五百二十三

◎现代战争拼坦克。

电驱装甲强敌慑。

炮远弹疾精准落。

空封锁:

中华系统奇途拓。

卫护家国心最乐。

若萦名利学无获。

卅载抗癌研未辍,

豪情阔:

一轮敢辗千关破。

(《渔家傲》—张飙)

◎今天是臧克茂院士(1932128日出生)的93岁生日。上世纪80年代,我军主战坦克炮控系统因瞄准时间长,射击精度低,性能落后于世界水平。臧克茂提出了现代坦克炮控系统的体系结构和控制方法,跨越了中国国外炮控系统的两个发展阶段;研制出了中国第一台坦克电驱动系统原理样车,使坦克的火炮瞄准时间缩短了47%,命中率提高35%。他研制出的中国第一台“交流全电式炮控系统”和“数字式大功率交流全电炮控系统”,广泛应用于中国第二、三代主战坦克,使中国坦克炮控系统性能跃升至世界前列。200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1991年,臧克茂罹患膀胱癌。他隐瞒病情,一边治疗一边搞科研和上课。有一段时间小便失禁,上课前不敢喝水,下课后赶紧回家换裤子。在与癌症抗争的三十多年里,他又陆续攻克诸多技术壁垒,成果应用于我国几代主战坦克,他也被誉为“钢铁战士”。

◎臧克茂的理念是,“坦克两军相遇,要第一个打,一发要中。”他认为,“搞科研不能信口开河,对每一个具体的概念、数据都要细致、谨慎,不可马虎、将就,一个字也不能差。”他常说:“翅膀上拴着黄金的雄鹰飞不高,整天惦记名利的科研人员走不远。要想有所作为,必须心无旁骛,轻装上阵。”

◎祝臧克茂院士生日快乐,福寿康宁!

◎顺祝除夕安泰吉祥!

(书法作品和译文由张飙先生提供;编辑报道:中国风华正茂;2025年2月5日)

大家都爱看
发现之旅:美丽中国行走进丽水新闻发布会成功召开发现之旅:美丽中国行走进丽水新闻发布会成功召开 王仁强先生三天三捐 艺善同行 助力慈善王仁强先生三天三捐 艺善同行 助力慈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