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地归来(组诗)
2024-10-26作者:罗继仁 浏览: 次
麦地归来(组诗)
罗继仁
《极地来去》
从一条荆途
看散落着花瓣的河岸
并非遥远的极地
是那么分明
有步履匆匆
仿佛移动的褐色树干
如梦幻的远方
飘飘升起的岚烟一片
多余的语言已归于禅境
合拢的叶子令你飘然入仙
时空遁去时
一种声音宛若隔世
无论谁走去或是走来
只有生命如一叶图腾
在冥冥中生长着伟岸
《麦地来去》
以一种崇敬
面对生命
麦地的光芒
是一段苦涩的日子
让人想起风声雨声
鸟儿们啄去的葱茏
而雨中萌生的欲念
如一粒饱含艰辛的种子
在忧患的童谣里
生长的一段过程
是谁从麦地里归来
那温馨的手指上
沾满绿色的柔情
此刻一缕高悬的秋阳
正温暖着你我的头頂
以一种希望
面对生命
《回头不是岸》
你眼波里的洪水
一度流泛
扑朔迷离的影子
扩大为帆
想远远地划去
寻找星光灿烂的幽兰
也想在沉默里
固守那岸
在迢迢的远方
是什么把你轻松呼唤
红珊瑚般的微笑里
那手臂如弧形的船
你无法再在冷寞中思索
从彼岸的眼睛里找到 答案
还有什么样的海
会比这更浩瀚
回首时已是烟波浩淼
岸离开遥远的地平线
那就在爱海中漂浮吧
让两颗苦难的心在波光中
磨砺成珍珠般璀璨
《古驿道·想李白》
你是一位圣唐诗翁
米酒与诗穷尽你的一生
你当年苦苦思乡的那轮圆月
如今正在我的头顶闪烁
同是对故乡痛切思念
几千年情感绵延至今
你是前辈诗人是我的古人
我是当代诗人又是谁的古人
今夜月朗星疏
我站在古驿道脚下
想起千年悠悠历史
遥望远离他乡的故居
你的诗句真是未了的情感
越读越是泪洒胸襟
莫说男儿有泪不轻弹
情之所至热血热泪
可呼风唤雨
可状写历史的风云
此刻勿论英雄短长
只想与你对酒歌吟
你想故乡想年迈的双亲
我想故乡念妻子与儿孙
月还是那轮圆月
情中各有一番情深
古驿道虽不再寥寥人烟
天涯芳草还有一段浮沉
今夜再读你思乡名句
愿久违了的乡情
不忘于后人之心
《热河泉》
以最短流泉
闻名于世外
隐如潺潺雨丝
不绝于耳
令游人驻足忘返
热泉不沸
可濯洗酷暑热汗
夜晚听胡笳声声
没有宫女追魂的忧怨
几百年清史
在这留下痛楚的一 叹
一一不是山庄避暑
是辱国丧权
难洗国人那心头怒焰
而今山回路转
碧水涟涟
有人在亭上说史
要珍爱后土皇天
快卸去一身负载
追梦于北国河山
☆热河泉位于承德避暑山庄,全长700多米,在一般地图上找不到它有踪迹。它是中国最短的河流。清朝历代皇室贵族均在这里避暑,谈论国策。
《境界》
望你的高洁,
使我想起纯洁的雪。
你从凌空飘然而至,
落地的声音如一首诗,
在柔美的意境中,
宛若一簇绽放的花朵。
心灵的音乐令人久久回眸,
一种难以抑制的渴望,
在柔美地坠落中,
看到天的辽远,
水的深邃莫测,
苦渡之后漫长的经过。
那无法言说的心扉,
如片片剝落的翎羽,
正凝视凡尘的绰约与飘泊,
在复归一切的沉寂里,
会听到一支古朴的歌。
此时能以某种回忆,
展示这般情景,
你会站立最初的枝头,
便从飘渺的梦幻中,渐入佳境。
(原载《诗选刊》2011年第1期 下半月刊)
作者简介:
罗继仁,出生于1937年6月,辽宁海城人。编辑、诗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第一届理事。
1956年开始发表作品。1961年至1998年底,先后在吉林市文联《江城文艺》任诗歌编辑、沈阳市文联《芒种》杂志任诗歌组长、编辑室主任,《诗潮》杂志任主编等职。退休后主编《中国诗人》至今。
编辑之余,曾在《人民文学》《诗探索》《长春》(《作家》前身)《鸭绿江》《芒种》《诗潮》《诗选刊》(内蒙)《上海诗人》《秋水》《萄萄园》(台湾)及《人民日报》《文学报》《中国青年报》《吉林日报》《辽宁日极》《沈阳日报》等报刊发表作品。著有诗集《大森林之恋》《爱之路》《罗继仁抒情短诗选》,评论集《诗潮耕耘录》《现代诗创作新论》(合著),电子图书《爱之路》 等。
边疆短章(组诗)
罗继仁(辽宁)
《天山雪》
这就是天池,天山雪触手可及,
九月的阳光温暖着牧草,
和一群如雪的羊群。
静雪无声,仿佛一位沉思的老者,
年复一年,白发顶着苍穹,
昭示它的博大与深䆳。
天籁之中,我听见一种声音,
自远至近,沿错落的树丛,
隆隆声振耳欲聋。
这就是天池雪山激越的生命,
以一束束雪莲成熟的方式,
涂改了被死亡覆盖的山峰!
《胡 杨》
沙漠、沙漠、沙漠,
几百里坚挺的唯一风景,
被谁遗忘的一群部族,
联手在瀚海上繁衍着生命。
似一滴雪水为生长的渴望,
久远的梦里也曾有过葱茏。
不想与天比高与地争宠,
在贫痟的沙丘上留下自己的姓名。
即使扭曲而生,背負再多的沉重,
也不改一生執拗的秉性。
以一种存在召示來者,
大西北,生存者的希望之星。
《达坂城街景》
被一首歌唱甜了的名字,
达坂城,你曾是我梦里的新宠。
我是乘坐汽车来看你的,
颠簸着千里外的一段柔情。
当年的那套马车已不知去向,
姐姐与妹妹也杳无踪影。
长衔上只有老人弈棋,
远处飘过來阵阵市声。
是谁还在渴望地寻找,
哪怕能看到一双辮子不虚此行。
好心人在指点大漠落日,
去葡萄沟寻见那双眼睛!
《高昌遗址》
西汉的历史让今人來读,
半是观赏,半是痛楚。
马面、寺院、残缺的壁画,
令跋涉的旅人久久驻足。
两千年的杀戮历历在目,
城堞上还站着威武的士卒。
黃土輝煌过的这座城堡,
殘垣断瓦是岁月留下的记录。
这西域古文化的丰富宝藏,
毀于战火与漠风的悲壮劫数。
面对遗址我听见历史在恸哭,
仅凭友善与良知无法战胜外侮!
罗继仁
《极地来去》
从一条荆途
看散落着花瓣的河岸
并非遥远的极地
是那么分明
有步履匆匆
仿佛移动的褐色树干
如梦幻的远方
飘飘升起的岚烟一片
多余的语言已归于禅境
合拢的叶子令你飘然入仙
时空遁去时
一种声音宛若隔世
无论谁走去或是走来
只有生命如一叶图腾
在冥冥中生长着伟岸
《麦地来去》
以一种崇敬
面对生命
麦地的光芒
是一段苦涩的日子
让人想起风声雨声
鸟儿们啄去的葱茏
而雨中萌生的欲念
如一粒饱含艰辛的种子
在忧患的童谣里
生长的一段过程
是谁从麦地里归来
那温馨的手指上
沾满绿色的柔情
此刻一缕高悬的秋阳
正温暖着你我的头頂
以一种希望
面对生命
《回头不是岸》
你眼波里的洪水
一度流泛
扑朔迷离的影子
扩大为帆
想远远地划去
寻找星光灿烂的幽兰
也想在沉默里
固守那岸
在迢迢的远方
是什么把你轻松呼唤
红珊瑚般的微笑里
那手臂如弧形的船
你无法再在冷寞中思索
从彼岸的眼睛里找到 答案
还有什么样的海
会比这更浩瀚
回首时已是烟波浩淼
岸离开遥远的地平线
那就在爱海中漂浮吧
让两颗苦难的心在波光中
磨砺成珍珠般璀璨
《古驿道·想李白》
你是一位圣唐诗翁
米酒与诗穷尽你的一生
你当年苦苦思乡的那轮圆月
如今正在我的头顶闪烁
同是对故乡痛切思念
几千年情感绵延至今
你是前辈诗人是我的古人
我是当代诗人又是谁的古人
今夜月朗星疏
我站在古驿道脚下
想起千年悠悠历史
遥望远离他乡的故居
你的诗句真是未了的情感
越读越是泪洒胸襟
莫说男儿有泪不轻弹
情之所至热血热泪
可呼风唤雨
可状写历史的风云
此刻勿论英雄短长
只想与你对酒歌吟
你想故乡想年迈的双亲
我想故乡念妻子与儿孙
月还是那轮圆月
情中各有一番情深
古驿道虽不再寥寥人烟
天涯芳草还有一段浮沉
今夜再读你思乡名句
愿久违了的乡情
不忘于后人之心
《热河泉》
以最短流泉
闻名于世外
隐如潺潺雨丝
不绝于耳
令游人驻足忘返
热泉不沸
可濯洗酷暑热汗
夜晚听胡笳声声
没有宫女追魂的忧怨
几百年清史
在这留下痛楚的一 叹
一一不是山庄避暑
是辱国丧权
难洗国人那心头怒焰
而今山回路转
碧水涟涟
有人在亭上说史
要珍爱后土皇天
快卸去一身负载
追梦于北国河山
☆热河泉位于承德避暑山庄,全长700多米,在一般地图上找不到它有踪迹。它是中国最短的河流。清朝历代皇室贵族均在这里避暑,谈论国策。
《境界》
望你的高洁,
使我想起纯洁的雪。
你从凌空飘然而至,
落地的声音如一首诗,
在柔美的意境中,
宛若一簇绽放的花朵。
心灵的音乐令人久久回眸,
一种难以抑制的渴望,
在柔美地坠落中,
看到天的辽远,
水的深邃莫测,
苦渡之后漫长的经过。
那无法言说的心扉,
如片片剝落的翎羽,
正凝视凡尘的绰约与飘泊,
在复归一切的沉寂里,
会听到一支古朴的歌。
此时能以某种回忆,
展示这般情景,
你会站立最初的枝头,
便从飘渺的梦幻中,渐入佳境。
(原载《诗选刊》2011年第1期 下半月刊)
作者简介:
罗继仁,出生于1937年6月,辽宁海城人。编辑、诗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第一届理事。
1956年开始发表作品。1961年至1998年底,先后在吉林市文联《江城文艺》任诗歌编辑、沈阳市文联《芒种》杂志任诗歌组长、编辑室主任,《诗潮》杂志任主编等职。退休后主编《中国诗人》至今。
编辑之余,曾在《人民文学》《诗探索》《长春》(《作家》前身)《鸭绿江》《芒种》《诗潮》《诗选刊》(内蒙)《上海诗人》《秋水》《萄萄园》(台湾)及《人民日报》《文学报》《中国青年报》《吉林日报》《辽宁日极》《沈阳日报》等报刊发表作品。著有诗集《大森林之恋》《爱之路》《罗继仁抒情短诗选》,评论集《诗潮耕耘录》《现代诗创作新论》(合著),电子图书《爱之路》 等。
边疆短章(组诗)
罗继仁(辽宁)
《天山雪》
这就是天池,天山雪触手可及,
九月的阳光温暖着牧草,
和一群如雪的羊群。
静雪无声,仿佛一位沉思的老者,
年复一年,白发顶着苍穹,
昭示它的博大与深䆳。
天籁之中,我听见一种声音,
自远至近,沿错落的树丛,
隆隆声振耳欲聋。
这就是天池雪山激越的生命,
以一束束雪莲成熟的方式,
涂改了被死亡覆盖的山峰!
《胡 杨》
沙漠、沙漠、沙漠,
几百里坚挺的唯一风景,
被谁遗忘的一群部族,
联手在瀚海上繁衍着生命。
似一滴雪水为生长的渴望,
久远的梦里也曾有过葱茏。
不想与天比高与地争宠,
在贫痟的沙丘上留下自己的姓名。
即使扭曲而生,背負再多的沉重,
也不改一生執拗的秉性。
以一种存在召示來者,
大西北,生存者的希望之星。
《达坂城街景》
被一首歌唱甜了的名字,
达坂城,你曾是我梦里的新宠。
我是乘坐汽车来看你的,
颠簸着千里外的一段柔情。
当年的那套马车已不知去向,
姐姐与妹妹也杳无踪影。
长衔上只有老人弈棋,
远处飘过來阵阵市声。
是谁还在渴望地寻找,
哪怕能看到一双辮子不虚此行。
好心人在指点大漠落日,
去葡萄沟寻见那双眼睛!
《高昌遗址》
西汉的历史让今人來读,
半是观赏,半是痛楚。
马面、寺院、残缺的壁画,
令跋涉的旅人久久驻足。
两千年的杀戮历历在目,
城堞上还站着威武的士卒。
黃土輝煌过的这座城堡,
殘垣断瓦是岁月留下的记录。
这西域古文化的丰富宝藏,
毀于战火与漠风的悲壮劫数。
面对遗址我听见历史在恸哭,
仅凭友善与良知无法战胜外侮!

罗继仁简介 罗继仁,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创会理事。曾任《诗潮》《中国诗人》杂志主编。1950年代中期开始发表作品,曾在《人民文学》 《诗探索》 《作家》《上海文学》 《鸭绿江》 《芒种》《诗潮》 《诗选刊》 《秋水》 《萄萄园》(台湾)及《人民日报》 《文学报》 《中国青年报》 《吉林日报》 《延边日报》《辽宁日报》《沈阳日报》等报刊发表作品。著有诗集《大森林之恋》 《爱之路》 《罗继仁抒情短诗选》,评论集《诗潮耕耘录》《现代诗创作新论》(合著),电子图书《爱之路》等。其中《诗潮耕耘录》一书,荣获沈阳市第六届“五个一工程”奖。2000年被沈阳市委、市政府授予“沈阳市百位文艺名家”荣誉称号。2015年荣获第三届(2013一2014)中国当代诗歌贡献奖。2018年获 “中国新诗百年百位最具影响力诗人”殊荣。2021年在中央电视台《智慧中国爱我中华》大型公益文化活动中,“ccTV全球爱华诗歌春晚”,荣获“终身成就奖”。
《文艺报》《诗选刊》(下半月)国际论坛报》“中诗网”等曾以《北国诗坛的拓荒犁》一文,介绍作者的创作及编辑成就。
《文艺报》《诗选刊》(下半月)国际论坛报》“中诗网”等曾以《北国诗坛的拓荒犁》一文,介绍作者的创作及编辑成就。
(安娟英荐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