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胡昊)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微光计划”实践团队成立于2016年,每天夏天,这支团队都坚持基层普法的主线,开展别开生面的实践活动。今年,在习总书记“五四寄语”的感召下,“微光计划”组建了三支分队,队员们用不同的方式深入群众,在实践中认识社会、把握自己。在实践即将收尾之际,一起来看看他们的实践故事。
普法融于点滴之行:常熟分队进社区宣讲《民法典》
为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7月20日起,“微光计划”常熟分队走进常熟市多家社区,开展《民法典》专题普法系列活动。在每一家社区,队员们都精心选定一个不同的主题,通过法条讲解、问答互动、法治小品、签字宣誓的多样化环节,让居民快速了解《民法典》新规,提高其法律意识、权利意识。
实践开始前的准备阶段,队员们专访了常熟市司法局,与工作人员举行座谈,就《民法典》基层普法的实践举措进行了探讨。司法局向队员们提供了基层普法的多样化经验、多层次思路,并鼓励道:政府司法部门宣传与大学生普法实践志愿活动是相辅相成的,将法律精神落实到基层非常需要大学生志愿者的普法力量。同时,在普法实践中也要注重推陈出新,这样才能保证普法活动有长久的生命力。队员们专心致志、认真学习,制作了详细的笔记。
队员在常熟市司法局参加座谈会。
在花溪苑社区,队员们组织了“网络信息安全”为主题的专门讲座。讲座主持人以新闻报道中的app数据泄露案例引入,向居民详细介绍了《民法典》中关于隐私权的系列规定,并且罗列了多种窃取公民私人信息的非法手段,提醒居民们注意辨别、多加防范,在个人信息权益遭到侵害后要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队员们还将自行编排的一幕小品搬上了讲座,表演者幽默风趣的语言、表现力十足的肢体动作,牢牢吸引了居民们的视线,在队员们结束表演向居民致谢以后,场内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花溪苑社区民众聆听普法宣讲。
“开展《民法典》普法,用法典解民忧、暖人心,我们在实践中、在和社区居民们的攀谈中认识到,基层普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切实感受到了新时代法治建设的重担,体会到了青年不可推卸的使命。”实践结束后,队长张凯景总结道。
童梦起于青萍之末:湖北分队线上支教
受湖北省上半年的疫情影响,湖北省麻城市乘马岗镇院子中心小学在整个学期内无法开展正常教学活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微光计划”湖北分队与东南大学“青语倾言”普法宣讲团的成员们一道,通过湖北幕天公益组织与院子中心小学取得了联系。为配合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工作需求,避免跨省人员流动,队员们选择采取线上开展授课的“云”支教方式,在该校十个行政班的学生开设为期三周的“云端普法支教课堂”。
队员在认真备课。
在一年级(1)班,来自东吴商学院的队员白钰为学生们上了第一节数学直播课。在观看直播课的过程中,学生们认真聆听老师的讲授,并积极举手发言,参与到小老师的课堂中去。在课程结束后,学生们纷纷开启麦克风,用稚嫩的声音向老师道上一句:“老师辛苦了!”“能够感受到一年级同学上直播课的热情十分高涨,大部分同学都很喜欢思考、喜欢提问、喜欢讨论,授课推进得非常顺利。”当日工作结束后,负责一年级(1)班数学教学工作的队员白钰与其他团队成员分享了自己的体会。
每周三,队员们还会给小朋友们播放精心制作的普法小视频,向他们讲述“在网络上保护自己”以及“身体的秘密”等实用的法律话题,帮助他们树立基本的法律意识。
“法作风帆护航童梦,爱为灯塔照亮明眸”,队员们的认真付出诠释了队伍成立之初定下的题语,为院子中心小学的学生们带去了知识和关爱。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和点滴进步,又让他们收获了极大的满足感与获得感。
信仰始于春秋之思:苏州分队宣传法学院院史
在苏州大学120周年校庆之际,“微光计划”苏州分队深入挖掘王健法学院的光荣历史,制作、传播宣传视频,开设线下模拟法庭与宣讲会,通过讲好学院故事,提醒人们铭记历史,守住传承,坚定信仰。
队员在社区开设线下模拟法庭与宣讲会。
在准备阶段,队员们精心设计并制作了两个宣传视频:一则视频介绍王健法学院的光荣院史,选取东京大审判这一众多法学院校友发挥过举足轻重作用的历史事件为主要内容,以校友风采为表现轴线,以爱国主义为核心思想,意在使观影人从东京大审判的历史故事中,体会到法学门生们忠心报国的一腔热血,感受到法学专业的崇高使命感。另一则视频以苏州大学的“春”“夏”“秋”“冬”为线索展现苏州大学美好的校园风景,队员们联系到法学院1997届和1999届校友凡辰和朱五,在征得同意后使用他们为120周年校庆创作的歌曲《莘莘十梓》作为视频的背景音乐。
在宣传视频制作完成后,队员们走进常熟市琴川街道锦丰社区,开设线下模拟法庭与院史故事宣讲会,吸引到不少中小学生前来参加活动。队员们首先播放了先前制作的视频,带领大家通过东京大审判了解东吴法学院的人物和历史,领略法学事业“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精神。随后,队员们向每位到场学生发放了一份精心设计的虚构刑事案件概要,在学生们阅读、了解案情后,队员们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组成合议庭,分别扮演审判长、审判员、书记员、公诉人、被告人、诉讼代理人、法警等角色,表现开庭审理的全过程,力求真实完整。借此,在程序法与实体法两个层面都做到了普及与教育,使“罪刑法定”和“程序正义”的原则镌刻进孩子们的心中。模拟法庭结束以后,学生们十分积极地参与案件内容的讨论,纷纷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在队员们的引导下相互检验和批判,将活动推向了高潮。
“微光计划”队员合影。
“只有到基层中去、到实践中去、到人民中去,才能真正知道所学的知识如何去发挥、如何去为社会作贡献”。三支队伍的队员们,本着到群众中去的炽热初心参加了实践,有的在居民社区的行走中感受到基层普法的迫切需要,有的在和小学生们的交流中认识到教育资源的区域不平衡,有的在历史故事中发掘了法科学生学习本专业的热忱……感悟和收获不一而足,但共通的是,想必通过实践,他们都更能清楚地感知到,自己肩上担子的份量。
文章来源:苏州大学“微光计划”实践团队
转载请注明出处。